附属巢湖医院:“三步走”跑出医院跨越式发展“加速度”

创建时间:2022-10-15

走过岁月的光影,时间指针回拨到2011年。2011年,巢湖区划调整,巢湖由地级市变成县市级,辖区内总人口由460万锐减至不到90万。当时恰逢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附属巢湖医院(时为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服务人口减少、全面深化医改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重重挑战和考验,该院历届党政领导班子转变思想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通过“三步走”,逐步实现了医院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医院门诊量从2013年的42.5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90.16万人次,翻了一番,住院人次较2013年增长16%,手术台次较2013年增长66.7%,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党建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跑出了医院跨越式发展“加速度”。

划转安医大管理 助力医院转型升级

2013年1月18日,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划转安徽医科大学管理,更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加入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的行列。这也是该院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成为省直医疗机构后,医院以省内外一流医院为新标杆,通过聘请院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邀请国内一流医院专家来院会诊、讲学、手术带教,聘任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担任科室负责人,举办“江淮名医巢湖行”系列学术讲座,委派骨干人员赴国内一流医院学习进修,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立项、推行按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管理,推广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推进亚专科建设等方式,推动专科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整体提升。2013年、2014年两年内,医院就有111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得准入立项通过,其中临床医技类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有87项,护理类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有24项。

医院从推进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抓起,向管理要效能。医院制订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十二五”时期后三年发展规划》及人才、学科、文化、基本建设子规划,健全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开展制度梳理和“废、改、立”,实行周会制度,修订了《院党委工作规则》《院长工作规则》,制订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医用耗材使用管理规定》《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加强管理,改进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医院十分注重改善民生,从岗位聘任到工资发放再到生活区环境整治、拆迁安置,院党委确定了五项民生工程,以努力提高医护员工的幸福指数。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医护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划转两年的时间,医院医疗业务不断取得可喜成绩。2014年,门诊人次55.19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48.9%;出院人次4.57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8.7%;手术台次1.27万台次,比2012年增长29.6。医院患者结构发生了变化,收治的疑难危急重症病人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迈开了由地市级医院向省级大学附属医院转型的步伐。 

明确建院目标 擘画发展蓝图

2015年6月27日,该院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深刻分析了医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建设发展目标,为医院转型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完成了蓝图的擘画,迈出了医院跨越发展的“第二步”。

医院不断优化学科布局,确立了“巩固提升重点专科,优先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亚专科和专病专科培育计划,集中优势错位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规划,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打造学科建设高地。2015年以来,先后增设全科医学科、风湿免疫科、睡眠障碍科、介入血管科、美容外科;建立关节、脊柱亚专科和妇科、产科亚专科,临床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基本健全。2017年,申报设立省部委共建项目“安徽省精神医学中心”;2018年,成立“安徽医科大学睡眠研究所”。此外,感染疾病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精神科先后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好学力行,造就良医”。医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摆在医院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2014年,大学实行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院院合一”,医院同时为“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同年9月,学院第一批86名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学生来到医院,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培养。“十三五”期间,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系、精神医学系、医学心理学系3个专业,并承担相关专业临床理论授课任务。2017年,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成,同年申报获批安徽省第二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6年至2020年期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级科研项目32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实用性发明专利7项,安徽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卓越论文300余篇。

通过全院医护员工的共同努力,医院在学校5所直属附属医院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并连续两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医院综合实力迈出平稳加速度。

提出总体布局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0年1月10日,该院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正式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目标、三大战略、四个转变、九项工程”的总体布局,谋划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开启了医院改革攻坚、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步”。

医院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根本,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互联网医院、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就医咨询、电子发票等便捷服务;开展“降低平均住院日”专项行动,针对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精准施策,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百名专家进乡镇义诊”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专项行动”,进一步整顿医院诊疗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近2亿元、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内科综合楼项目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住院环境。

医院将“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至2个优势学科名列全省前茅”作为展望2035的远景发展目标,坚持以医疗技术为核心,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医院新开展了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全髋关节置换及脊柱侧弯矫正、亚低温疗法出生窒息新生儿、无痛电休克等一批省内先进的医疗技术;获批省级科研项目19项,校级科研课题28项。遴选院第三周期重点学科8个,发表高水平卓越论文137篇。医疗科研外,师生在各类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组织参加高校附属医院、省级医院第五届青年医师临床技能竞赛并获团体一等奖,承办学校第八届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并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医院始终坚持“创新兴院、人才强院、质量立院”三大战略,注重创新在医院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自2020年以来,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评审选拔中青年人才11位,特聘科研教授5人,科研顾问1人,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59名。在质量提升上,医院创建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提高急诊患者救治率;积极开展病案质量检查和合理用药专项督查,加强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和新技术项目准入评审,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强化医院感染防控和管理,开展医院感染防控专项培训,购置核酸移动检测车和移动检测方舱,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在党建文化上,以党建为抓手,坚持党委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兴建院史陈列馆、职工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巢医大讲堂”,弘扬安医精神,传承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上,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医院章程,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以精细化运营推动管理效率提升。在公益事业上,选派医务人员援外、援疆,前往上海、武汉等地协助疫情防控,赴对口支援单位和医联医共体单位开展医疗帮扶,到各乡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下乡活动,将医者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为助力“健康中国”“健康安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天道酬勤,业道酬精。近五年,医院获得了“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安徽省先进党组织” “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安徽省健康促进医院”等诸多荣誉。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校党委谋定而动、创新思变的决策魄力,是附属巢湖医院党委破釜沉舟、踏浪前行的勇气信念,更是全院医护员工风雨同舟、夙兴夜寐的实干担当。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穿过时光的年轮,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已经走过71个春秋。站在“十四五”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全院上下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健康中国、健康安徽战略为统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开启“高水平、有特色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设新征程,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附属巢湖医院党委宣传科 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