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用“关键课程”育“大国良医”

创建时间:2024-03-1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我们办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质量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涵式发展。五年来,学校着力提供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增强思政课发展动力;坚持内培外引,固本培元,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和规模。思政课在培养心怀梦想、心存坚守、心有感恩、心系苍生的“大国良医”中发挥了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育人实效明显。

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五年来,安徽医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紧密结合“办什么样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怎么办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实践,按照重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程的总要求,树立工程化思维,坚持项目化推进,实施清单化管理,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学校将“重视扶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设好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带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写入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职能部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校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全体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每学期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分管校领导多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工作,同思政课教师座谈交流,就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等作出具体指导。同时,学校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选聘及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者转任专职思政课教师等先后出台相关文件办法,不断完善思政课队伍的保障机制,有效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

    此外,学校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思政委员制度,统筹明确各学生班级班委分工,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校各教学班级设立思政委员,进一步充实我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完善“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突出我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善用“大思政课” 多渠道培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五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拓展培育大国良医的“大思政课”大视野,研究出台《安徽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及专业思政建设方案》《安徽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5)》,构建“课程-专业”一体化、多维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集体备课会为抓手,完善思政课程融入教育全过程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深化“大思政课”大改革。

    学校医学与人文大讲堂邀请科学巨匠、人文大家、学术名家、先进模范、知名校友等担任主讲人,打造专题式“大思政课”精品内容;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实施“青苗计划”“弘毅励志成才计划”,以“新六艺”品牌素质拓展活动搭建“大思政课”平台,强化第二课堂建设,激励引导学生五育并进、全面发展,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研究生理论宣讲赋予“大思政课”大担当,在教学翻转中让研究生接受深度思想洗礼;校史文化精神养成“大思政课”大情怀,用活用好医学院校的精神文化宝库;健康中国引领“大思政课”大行动,送医下乡、社区义诊、健康科普等方式多维立体贯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拓展“大思政课”大队伍,构建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博物院、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三个“大思政课”实践建学基地,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讲理论促宣传 服务社会展担当     

    学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优势,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助力校内外思政教育,以专题式、菜单式、互动式宣讲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百余次,受众超万人。宣讲紧密联系校史校情,注重对红医精神、安医精神的挖掘,并有效结合新媒体手段,让红色医生的故事展映在校园网络平台上润物无声。2023年,研究生“星火照征程志愿宣讲团”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有效反映了“举旗帜、送理论,学生练、练学生”的育人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拓展服务社会的新渠道新方式,充分发挥对策研究、理论宣传等服务社会功能。该院多名专家作为安徽省委宣讲团高端宣讲专家、青年宣讲专家以及安徽省社科联“社科名家大巡讲”“安徽人文讲坛”的宣讲专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深入全省各地党政机关、高校、乡镇、社区开展理论宣讲百余场,获得省委宣传部以及各基层单位的一致好评。

    该院还多次组织专家参加安徽省电视台“理响新时代”的脚本审核把关,组织教师拍摄的抗疫主题理论宣讲微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由该院教授参与创作、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新时代工作室推出的系列政论微视频《跟着习近平化危为机》在学习强国平台主站上线,并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该系列微视频也是我省首个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主站的系列政论微视频。

在马“研”马 教学科研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讲好思政课,需要思政课教师按照“六要”要求,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也需要其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结合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大局,,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近五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光明日报》《安徽日报》以及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著作7部,参与国家级教材编写6部(其中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审改6门),省级教材1部;3篇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人批示,1篇资政报告被省级主管部门采纳;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4项;1人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人被评为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

    时代发展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党和人民对思政课教师寄予了厚望。安徽医科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安排,聚焦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改革创新,促进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质增效,坚持用立德树人“关键课程”铸魂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新闻中心)